一、高值耗材管控要实现四大目标——降虚价、强规范、严管理、促发展
2018年8月,国家新任医保局相关人员前往陕西省人民医院调研高值医用耗材管理工作,并首次提出要从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政策,管控高值耗材。
而从医院负责人的反馈看,接下来国家在高值耗材领域主要将解决两大问题——一个是东西部的地域差别导致的高值耗材价格差异,另一个是医院的耗材信息化平台建设。
10月份举办的第五届大型公立医院发展高峰会议,国家医保局透露出希望通过研究制定相关改革任务去实现4个目标:
降低虚高价格,医保准入、招标谈判等相结合;规范院内使用,对医疗机构如何使用高值耗材做出规范;严控耗材质量,重点加强质量管理和使用行为管理;促进行业发展,医疗机构与耗材行业协同发展。
◎第一个属于采购难题,随着国家医保局先行试水药品集采总结经验,耗材领域的改革也为时不远,未来高值耗材谈判采购或将成为常态。而早在2017年10月,国家发改委十八大以来医药价格改革专题报告中就明确指出,今后将重点从取消耗材加成,调查成本价,出厂、口岸及产地、周边零售价大公开,打包降价4方面加强对高值耗材的价格监管。
◎中间两个是医院对耗材的管理难题,而近来也有越来越多的地区(如河南、重庆等地)出台严政规范耗材使用,后文会做具体描述。
◎最后一个则是整个行业发展难题,需要多部门密切配合,最近天津、浙江等地出台免收器械注册费政策可见一斑。
二、从一个典型透视院内高值耗材管控模式
对于耗占比一度高达40%的心脏病专科医院来说,北京阜外医院在耗材管理上付出了更多的心血,从采购到配送再到临床实用,环环相扣,打造出了独特的高值耗材管理模式,也得到了国家医保局的认可,未来试点医院部署乃至国家政策布局上很可能会参照此模式。
①供应链改革“三二一”
首先在耗材准入环节把关,保证采购环节公开透明,专门制定《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高值耗材管理办法》,建立“三权分离”的管理规章制度,从采购到订货再到结账实行分人分岗的管理模式;建立二级库管理模式,在手术室、介入中心成立二级库,及时准确的将耗材提供给使用医生,保障供应;每个产品扫码入库,一一对照,设计出了包括固定标识(FWHC)、原厂GS1编码/HIBC编码、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消毒日期、有效期等内容的二维码产品序列号。
从采购的“三权分离”、到二级库管理模式、再到一对一的信息核对,阜外医院建立了一套高值耗材供应链改革的“三二一”模式。
②产品院内“二次遴选” 严把关
对于国家招标范围内(2008年标)的,阜外医院进行二次遴选,按照遴选使用的品牌和份额进行采购,降低同种产品供货商数量,调控不同产品供应比例;对于国家招标范围外的,则由物资供应处、物价、医保和纪检监察处组成的采购小组进行以竞争性谈判为主的采购谈判、组织专家进行投票,再确定使用份额。
③强化宏观调控
高值耗材入院后,最难得就是调控。阜外医院自2003年以来对高值医用耗材实行集中管理,通过对入围厂商份额、术者使用单品牌比例、每台手术医生使用数量进行管理。对于重点耗材重点监控,落实到医生个人,制定相应管理制度约束医生合理均衡使用不同品牌的同类产品。
若出现异常数据,则告知存在过度医疗的风险;若是次月同医生再次出现异常数据,则通知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其抽取病历讨论是否有过度医疗的风险。
在调控耗材的做法上, 2018年有多地的表现都相当抢眼:先是广西梧州对辅药和高值耗材的使用进行重点监控,医院每月一报,挂钩院长“政绩”;后河南将此模式发扬光大,发文要求各医疗机构均要建立完善“双十”制,省内漯河曝光首份“双十”名单引起轩然大波;到8月份,重庆也正式发文重点监控高值耗材使用情况。各地对于控耗控费的力度逐渐加大,医用耗材专项整治风潮正逐步在全国扩展开来。
三、药品是怎么管控的,耗材能照搬么?
目前来看,从国家到医院管控药品的主要方式不外乎下图几种方式,大部分高值耗材管控可以直接照搬,比如药品领域布局基本完毕的“两票制”现已在耗材领域逐渐铺开,国家高调宣布到2020年基本建立的药品出厂价可追溯机制也有望同步在耗材领域实施,药品信息化追溯标识到了耗材领域就是唯一标识等。
但是有部分就不能照搬,比如医院为了防止药物滥用会进行处方管控,处方系统针对一个病人的每月最多购买量是锁死的,但一个病人一月最多服用一盒阿司匹林,可每次要放几个支架,用几个钢钉都要根据很多具体情况作调整,僵硬的系统控制拿到耗材方面就不合适。
医院只能监控哪个医生用量大,哪个品牌用量大,但目前并没有科学的方法去鉴别处方是否合理。而唯一能推动科学处方的临床路径和DRGS付费也并没有全面推广。
总结来看,国家目前可以对高值耗材管控的政策,不外乎在采购上由医保局牵头进行价格谈判、鼓励各级医院联合带量采购;在流通上推广“两票制”和“唯一标识”;在进院使用上进行僵硬的处方约束以及严控耗材占比等,而原来那些“一刀切”限制部分耗材使用的“懒政”也是时候退出行业舞台了。
不管业内人还是业外人,都深知高值耗材利润水分之大和目前滥用现状,既然种一颗牙还是要上万,心脏支架还是三五个一股脑的装,问题摆在这边一直没有得到解决,那么高值耗材的降价控量时代,就要真正到来了!